《故训汇纂》

《故训汇纂》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大项目,于1985 年开始立项,由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承担,宗福邦教授担任主编。20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获得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该书收字头近2 万个,训沽资料近50 万条,全书1300 万字,收录了先秦至晚清的经史子集中二百余部重要典籍的训沽资料,注语包括本文训沽、义训、形训、声训、假借、异体、同源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典籍异文等,摘录原例,详列出处,合理编排,“力求使读者寻检一字而历代训释一览无遗,查阅一训而诸书用例历历在目”。

从训沽史角度讲,《故训汇纂》是《经籍纂沽》的继承和发展。清代的朴学大师特别重视汉唐旧注的价值,戴震等乾嘉学者早就设想编纂一部网罗故训的重典,终由阮元主纂成巨型训沽纂集《经籍纂沽》而为世人所推重,至今仍是语言文字学研究者、辞书编撰者以及传统文化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但《经籍篡沽》有资料不全、体例不便、讹误不少等缺陷,不能满足当今学术发展的需要,因而黄侃先生早在七十年前就提出过校补《经籍纂沽》的构想,《故训汇纂》正是在这个构想的启发下得以拟定蓝图并最终完成的。《故训汇纂》对《经籍篡沽》有所发展:

一是内容和资料上的突破,乾嘉诸儒多祖述汉唐而坻斥宋学,故《经籍纂沽》只收唐以前80 多种列目书的训沽资料,而《故训汇纂》列目书228 种,新增的主要是唐宋元明清时期重要的注疏与训沽专书,其中100 余种清人著作囊括了清代名家在经籍传注、字书注疏、虚词研究、字义考辨、校勘辑佚等方面精审而丰富的训沽成果,极富于特色;《经籍簪沽》侧重于儒家经典训释的单字字义的汇聚,《故训汇纂》除收录儒家经典训释外,还广收唐宋以来的训沽笔记和佛典音义中的训释资料,且详收多音词和短语方面的训释,为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研究和辞书编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是编排体例的完善,《经籍纂沽》按《佩文韵府》106 韵排列归字,查阅不便且有音读不明、本义不显、义类难分等不足,而《故训汇纂》按《康熙字典》214 部首分部归字,单字条目下,先列《说文》的说解以明字形,次列音读,字有多音则分列音项来以音领义,每一音项依现代音、中古音、上古韵部的次序三段标音,音项之下再分列所统属的注项,注项力求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同源、通假、异体、异文的序列来排列,以便读者从形、音、义三者互求的关系上来总体把握字词的意义系统;此书还编制了《单字汉语拼音索引》和《难检字笔划索引》,便利于今人检索。

三是努力避免讹误,规定所用资料必须引自原书,佚书资料尽可能转引自最早的始见书,编校过程中多次逐字复核原书,层层把关,尽力编成一部详实可信的汇集古代训沽材料原形的专书,为故训材料的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原始出处和语境。

本书的编纂成功,既是传统小学优良传统的结晶,又是现代语言文字学和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的成果。课题组发扬武汉大学前辈学者踏实严谨、勇千创新的传统学风,在默默耕耘中团结一心,知难而进,矢志不渝,甘于寂寞,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十八个春秋,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参考资料:

万献初《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出版》,《中国语文》,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