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
北京大学图书馆设立于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旧称藏书楼,其馆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古籍。
北京大学图书馆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立,到现在已历经125年。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辛勤典守与不懈搜求,目前馆藏古文献有160余万册,其中善本近25万册,总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在全国各类型图书馆中列第三位。特色专藏以李氏、马氏、程氏、大仓文库、艺风堂、柳风堂等名家专藏为代表,其中李盛铎藏书9087种,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戏曲小说928种,程砚秋御霜簃藏曲本1400余种,大仓文库藏书931种、21843冊,敦煌卷子288号,另有缪荃孙艺风堂藏拓11000余种、张仁蠡柳风堂藏拓15000余种。
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分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坐落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总馆北侧,未名湖区南岸,与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共用一座楼宇。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分馆外景
古籍善本书库
馆藏宋代黄善夫刻本《后汉书》一百二十卷书影
馆藏宋代天香书院刻本《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二卷书影
馆藏清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红楼梦》)与宋本《攻媿先生文集》
馆藏明代米万钟绘《勺园修禊图》(局部)
业务人员在对馆藏古文献进行整理工作
阅览服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方便、舒适的阅览服务,以纸本古文献、缩微胶片、光盘等文献形式提供阅览,不断完善服务空间布局、改进服务流程。服务对象包括本校师生与校外读者。
古文献阅览室面积305平米,室内布置古朴典雅,同时提供卡片目录和机读目录检索,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室内设有光盘阅读电脑、目录检索电脑、缩微胶片阅读机等辅助设备。
古文献阅览室
卡片目录:供习惯传统检索方式的读者使用
读者正在使用桌面阅览架阅读古籍
古籍保护与修复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的古籍保护实验室于2019年初正式运行,实验室总面积约150平米,各类型仪器设备30余台。古籍保护实验室建成以来,积极开展古籍纸张科学分析和基础研究工作,探索科学实验数据在传统古籍修复中的应用,推动古籍保护业务现代化转型;日常管理也日趋规范,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为古籍保护业务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古籍修复室占地面积100平米,目前共有7名修复师,可以修复馆藏古籍、拓片、舆图等不同类型的古文献,为古籍整理、读者阅览和数字化扫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积极引入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与古籍保护实验室紧密结合,推动传统古籍修复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用于纸张表面形态和纤维成分分析的体视显微镜(右)和光学显微镜(左)
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研究纸张耐老化性能的环境测试箱、氙灯试验箱和紫外老化箱
实验人员正在分析红外显微成像结果
修复人员在古籍修复室内工作
古籍修复过程中的修补书叶、压实、打眼、订线
古籍修复前后对比
古文献助力教育教学协同服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古文献创新服务形式,发展古文献助力教学协同服务,推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以来,古籍资源服务中心利用新馆舍面积相对宽裕,设置了研究室、会议室、展厅等公共交流空间的优势,开始探索助力教学、融入课堂的新型服务方式,使古文献资源更直接、快速、高效地支撑、助力教学科研,切实提高服务效用。目前古籍资源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中文系、历史系、信息管理系、外国语学院等院系相关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
车锡伦先生在教学研讨室为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讲解馆藏宝卷文献
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刘玉才教授在教学研讨室利用馆藏古籍授课
古籍资源服务中心业务人员为教学准备馆藏古文献
艺术学院的陈均副教授利用馆藏古文献资源在古籍阅览室授课
展览讲座普及推广
让大家了解北京大学古文献收藏,推广普及古文献知识,弘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图书馆古籍专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而举办展览、开设讲座则是推进这项工作的最好方式。
目前展览和讲座已成为古籍资源服务中心展示馆藏、提高北京大学古文献收藏知见度,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常规业务形式。
“翰苑撷珍”古文献展部分业务人员合影
古籍资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展厅为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介绍馆藏善本古文献
202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珍稀文献展”展厅
张晓栋先生作题目为“从不‘纸’于此到跃然纸上”的讲座以及经龙装《红楼梦》展示
2022年11月4日,北京大学郝平书记、龚旗煌校长等校领导莅临雕版印刷体验活动现场
同学们在体验雕版印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