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2008年3月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藏有古籍及传统装帧形式的民国图书计40万册左右,它主要以原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的旧藏为基础,经历年采购并接受捐赠而形成现有的规模,其中以经部小学类、地方志、教育史料、清及近人诗词别集、俗文学等收藏较为丰富。

馆藏古籍中被列为馆藏善本有4万多册,年代最早的是唐中期敦煌写本《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总长度超9米,首尾完整。宋元刻本(含递修本)35种,最早为北宋崇宁二年(1103)刻《万寿大藏》本《经律异相》零卷。

唐中期敦煌写本《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北宋崇宁二年(1103)刻《万寿大藏》本《经律异相》零卷

明清刻本为馆藏善本主体,明嘉靖白棉纸本、明刻套印本、明清版画、清代精刻本,珍品琳琅满目。馆藏中不乏名家稿抄本及批校题跋本,如查继佐手稿《钓业》、王筠手稿《说文释例》、刘喜海稿本《金石苑》等,以及有傅山、惠周惕、汪由敦、焦循、陈鳣、郁松年、李慈铭、缪荃孙、叶德辉等人的批校或题跋本。

明闵绳初刻五色套印本《刘子文心雕龙》

明崇祯十年张师龄刻《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

王筠手稿《说文释例》

刘喜海稿本《金石苑》

明万历十四年国子监刻本《周易兼义》,傅山批点

图书馆目前设有普通古籍书库455平方米,善本书库180平方米,另有古籍珍品展室暨弘文轩263平方米、古籍修复室近200平方米。2018年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传习所。

现有古籍工作人员7人,涉及业务范围包括古籍采访、整理编目、读者服务、宣传展示、保护修复、书库管理及数字化加工等业务。

为使馆藏珍贵古籍化身千万,便利读者使用,图书馆联合相关出版机构,陆续对馆藏珍本进行整理影印,先后出版有《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含续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刻孤本秘笈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丛刊》(含续编)等。

图书馆以服务师生、传播文化为旨,推进古籍宣传服务工作。馆藏古籍对校内外读者开放,读者可提前2个工作日通过电话(58807620)或电子邮件(tsgguji@bnu.edu.cn)预约阅览服务。本馆编有《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三种书本式目录,读者还可通过图书馆“木铎搜索”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检索古籍书目。

近几年来,图书馆加大了古籍宣传推广工作。图书馆有线上、线下展览,线上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文献珍品鉴赏(图书馆主页)、京师珍藏(图书馆微信平台);线下设有古籍珍品展室弘文轩,先后举办馆藏珍品展、馆藏源流展、名家信札手稿展、拍卖成果展等。图书馆充分利用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特点,将碑刻传拓技艺、古籍修复技艺体验作为重要主题活动融入到研究生文献学课程及“世界读书日”“服务宣传月”活动中。通过以上诸多活动,让更多师生体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