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式

传统古籍刻本多数由一页页双面折叠的筒子页组成,每一张印页有一定的格式,就叫做版式,上面每一组成部分都有特定的名称。

版框,亦叫边栏,即书版的四周界格。上面的栏线称上栏,下面的栏线称下栏,两边的栏称左右栏。有的左右双边,有的四周双边。

界行,版框内每行字之间的分界线。分界线是红色的称为朱丝栏 ,黑色的称为乌丝栏。

版心,亦称中缝或版口,是指书页中间折叠的地方。版心是对折时的标准,版心有各种记载,如书名、卷数、页数及刻工姓名等。

书耳,在边栏的左上方,突出一长方形方格,形似耳,故称书耳。书耳一般是记载书的篇名,也有些书是记卷数、页数的,不管是记篇名,还是记卷数或页数,主要是便于翻检。

天头,上栏以外空白的地方称天头。

地脚,下栏以外空白的地方称地脚。

鱼尾,版心中刻有记号,其形似鱼的尾,故称鱼尾。版心中有一个鱼尾的称单鱼尾,版心上下各有一个鱼尾的称为双鱼尾。鱼尾的作用是对折时的标记。

象鼻,鱼尾到版框有一条黑线,因这条黑线较长,形同象之鼻,故称象鼻。印有黑线的称黑口,无黑线的称白口,黑线宽的称大黑口,黑线细的称小黑口。

古籍雕版版式示意图


参考文献: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齐鲁书社,2005年版。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