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刻本

清初期刻本,字体仍是明代末期的风格,字形长方,直粗横细。康熙之后,盛行“写体”和“仿宋体”,道光以后,字体变得呆板,世称“匠体字”。清代刻本的装帧形式,最通用的是包背装和线装,宫廷刻书兼有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昌黎先生诗集注》清康熙三十八年顾氏刻本


参考文献:

胡道静主编:《简明古籍辞典》,齐鲁书社,1989年版。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