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古委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主要工作为:

(1)对海外汉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摸清了美国、日本、法国、荷兰、德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收藏中国古籍的情况。

2006年4月安平秋教授带领团队访问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1

2006年4月安平秋教授带领团队访问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2

(2)与国外有关机构建立了学术上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项目。如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北美汉学家辞典》《北美汉学研究机构与刊物概览》,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的《美国汉学综览》,与日本有关大学合作的《日本中国学研究论著目录》《日本汉学家人名辞典》等。

(中)安平秋、(美)安乐哲主编《北美汉学家辞典》

(3)选派学者到国外进行学术文化考察,了解国外汉学研究情况,开阔眼界与思路。其间,在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魏查理先生帮助下,选派四位卓有成就的研究所长和四位青年学者到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等地进行学术访问考察。

(4)与港台地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联合召开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的学术会议。1991年6月,高校古委会在香港举办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成果展览”,古委会赴港人员在香港作了两次大陆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状况及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演,与香港五所大学的教师、学者座谈。1996年4月、1998年5月、2001年4月与台湾地区学者举行了三次“两岸古籍整理研讨会议”(大陆地区共有6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上大陆学者介绍了大陆地区自古委会成立后十余年的古籍整理研究概况和丰硕成果,引起台湾地区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反响,他们认为台湾地区搞古籍整理皆属个人行为,单打独斗,没有官方支持,他们极为羡慕大陆地区有研究机构,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能够开展一系列的大型项目。以《全宋诗》为例,两岸均于一九八六年开始此项工作,台湾学者由于系个人出资,以致中途夭折;而大陆地区由于有机构人力和政府的经费保证,历经十二年,终于一九九八年底全部出版。

(5)复制回流失到海外的中国古籍。

根据陈云同志指示和中央文件中要求的关于“散失在国外的古籍资料,也要通过各种办法争取弄回来,或复制回来,同时要有系统地翻印一批孤本、善本”的指示精神,古委会经过艰苦努力与细致工作,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于1997年12月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签订协议,合作复制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宋元版中国古籍144种中的143种,并于2001年底由线装书局出版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第一辑(14种30函,156册),2003年出版了第二辑(7种16函75册)。该线装版在国内外引起广泛而良好的影响。之后,又于2013年精选143种中的66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170册。该项目是古委会着力抓的海外汉籍复制工程最早见成果的一种,其余如《日本国会图书馆藏宋元本汉籍选刊》、《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宋元本汉籍选刊》、《美国图书馆藏宋元版汉籍图录》等项目也都已完成出版。古委会今后将继续做好海外汉籍的复制工作。

访问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

今后的海外学术交流工作主要抓三件事,一是继续做好海外汉籍回归工作,争取将更多流失在日本、美国、欧洲的中国古籍复制回来。二是促进与海外学术机构的合作项目(如《北美汉学研究机构概览》、《北美汉学研究刊物综述》、《美国汉籍藏书机构综览》等)尽快完成,在国内出版,并开辟新的合作项目。三是进一步促进与海外学者的互访并不定期地召开国际及海峡两岸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