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

一、廖可斌,湖南安乡人,1961年12月生。1978年3月至1987年1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硕士、任助教。1987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留系任讲师(1990)、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4)。1995年至2008年兼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校研究生部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曾在香港浸会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2009年9月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兼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人文学部副主任。2012年11月起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著作《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明代文学思潮史》《压抑与躁动——明代文学论集》等十余种,编撰《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第一作者),主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陆深全集》等,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廖可斌教授


二、刘玉才,1981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成员、Scopus中国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汉学研究通讯》主编、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副主编等职。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专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任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人(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和东亚文化交流史。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文化史、古文献学研究、古籍鉴定与保护、《三礼》导读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整理研究”、“两汉经学佚籍的新辑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整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儒家经典整理与研究”等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独撰与合编的著作有《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传承与新变》《莽苍园稿》《从钞本到刻本——中日论语文献研究》《经典与校勘论丛》《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整理本)》《日本五山版汉籍丛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等三十余部,论文近百篇。曾荣获国家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奖、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等项奖励。

刘玉才教授

三、漆永祥,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曾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等,现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东亚学术与文化交流研究,以及大中小学语文教育与高考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撰著有《乾嘉考据学研究》、《乾嘉考据学新论》、《燕行录千种解题》(上中下)、《清学札记》、《全宋诗》(合作)、《〈汉学师承记〉笺释》(上下)、《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书林清话(外二种)》《汉学商兑·汉学商兑赘言》、《东吴三惠诗文集》、《江藩集》、《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等二十余种,主编教材有《大学国文》、《北大中文系第一课》等,另有《韩国旅游锦囊》、《五更盘道》、《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等,已发表学术论文并散杂文诗歌等二百余篇。


漆永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