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简介
1.建设历史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古籍整理工作,可以依托于高等学校”的重要指示,经吉林大学历史系于省吾、金景芳两位著名学者与当时历史系主任张忠培教授的筹划,于1983年8月创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立后,便隶属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委会),其工作受到古委会具体指导。随着吉林大学院系调整,确定为部属院校管理的独立建制研究所,有相应的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首任所长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姚孝遂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历史学家金景芳教授、文献学家罗继祖教授,都曾担任过古籍研究所的学术顾问。其后,著名学者林沄教授、吴振武教授、陈恩林教授、张鹤泉教授先后担任古籍研究所所长。现任所长为冯胜君教授,副所长为何景成教授。
古籍研究所建立后,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设置了古文字学研究室、先秦文献研究室和历史文献研究室。这三个研究室分别以于省吾、金景芳、罗继祖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后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形势的需要,于1998年又设置了中国书法文献研究室,先秦文献研究室更名为先秦两汉文献研究室。随着近四十年的学科和机构建设,形成了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和学术扎实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古文字学、中国古代史学、历史文献学等方面的大批优秀人才。目前包含考古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其中分为古文字学(考古学)、先秦两汉魏晋史(中国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三个学科方向。
2.师资力量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由当时学界著名的于省吾、金景芳、罗继祖三位教授牵头的研究室组建而成,古籍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也是在三位学术先贤开创的研究方向上进行继承和发展。学界多位著名学者曾任教过古籍研究所,其中包括古文字方向的汤余惠教授、陈世辉教授、何琳仪教授、刘钊教授、白于蓝教授等,先秦两汉方向的吕绍纲教授、吕文郁教授、陈恩林教授、张鹤泉教授、张全民教授、张固也教授等,历史文献方向的王同策教授、陈维礼副教授、管成学教授、张中澍教授、李无未教授等。
目前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师梯队建设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任职教师21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行政人员4人。
(1)行政机构设置
所长:冯胜君教授
副所长:何景成教授
行政办公室:朱虹、崔汶玉
学生办公室:徐荣波、阎岩
资料办公室:阎岩
(2)教学科研研究室
古文字教研室
主任:何景成教授
教研室成员:吴振武教授、冯胜君教授、吴良宝教授、何景成教授、崎川隆教授、周忠兵教授、单育辰教授、李春桃教授、王连龙教授、刘钊副教授、王强副教授、李玥凝讲师
先秦两汉教研室
主任:杨龙副教授
教研室成员:朱红林教授、沈刚教授、邵正坤教授、刘军教授、黄海烈副教授、杨龙副教授、于洪涛副教授
历史文献教研室
教研室成员:孙赫男教授、于海波副教授
3.专业特色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在继承和发扬于省吾、金景芳、罗继祖教授所开创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科发展新形势,已经形成了具有古籍研究所自己的学术研究特色和学生培养方式,尤其是在古文字方向上的甲骨、金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石刻学等方面,中国史方向的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学中的制度研究方面,以及中古历史文献和宗教文献研究方面,具有自己的研究特点,并在全国同类研究方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古文字学方向,是世界知名的古文字研究重镇,以研究成果多,水平高著称,同时也是“双一流”专业重点建设方向。随着学科前沿推进,突破传统研究领域限制,率先提出了人工智能结合古文字研究的理念,并积极探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古文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验室,目前古文字与人工智能平台建设初见成效,走在“新文科”前沿领域的前沿。近年来,在吴振武教授、冯胜君教授的领导下,承担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第七包 “两汉、吴、魏、晋简牍文字的搜集与整理”的研发任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多项科研项目资助。
中国史学方向,主要侧重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方面,在注重传世文献的基础上,与出土文献研究相结合,注重制度史和社会史研究,形成了具有自己研究特色的史学研究路径。在继承金景芳教授开创的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基础上,着重对于三礼学、春秋学、诗经学、尚书学、诸子学,两汉魏晋文献等传统经、史、子学方面研究,同时结合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出土文献,对于简牍学、石刻学、佛造像学等方面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使中国史研究在材料上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宽。近年来在朱红林教授、沈刚教授的带领下,教研室成员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冷门绝学专项项目的科研任务和项目资助。
历史文献学方向,主要侧重中古文献和佛教文献研究,在传统的版本、目录、校雠、训诂学文献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对于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文献展开研究,尤其注重文献的作者身份考证、版本辩证、目录考订、文词训诂等方面,特别是与出土文献、海外文献相互考证和比对,同时对于佛教文献典籍进行研究和点校工作。教研室成员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其他省级项目科研任务和项目资助。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目前已成为古委会所属重点研究所之一。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上与全国同类研究所相比,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古文字学研究是世界知名的一流学科方向,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的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历史文献学领域中的中古历史文献、佛教文献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应该说它是在全国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古籍学术研究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