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四川大学古籍所首批学术带头人是徐中舒、缪钺和杨明照,胡昭曦、赵振铎、曾枣庄、刘琳、王晓波、舒大刚、李文泽、尹波、杜春雷等先后担任所长、副所长。目前全所共有在岗教职员工2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讲师(助理研究员)4人。本所相关学科具有悠久雄厚的历史沉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文献研究和整理,产生了《汉语大字典》(与湖北学人合作)《全宋文》《儒藏》《巴蜀全书》等标志性成果。综观古籍所科研成果,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三大领域。

一是宋代文献整理和研究。本所在建设实践中,首先在宋代文献研究方面得到长足进展,形成宋代文献整理和研究阵地。先后承担上亿字的高校古委会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1985-2006年),1200万字的国家重点工程《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曾枣庄主编,祝尚书、李文泽、吴洪泽、舒大刚副主编,1994-1998年),出版108册的《宋集珍本丛刊》(舒大刚主编,吴洪泽、尹波副主编,2004年)、10册的《朱熹集》(郭齐、尹波校点,1996年)、20册的《三苏全书》(曾枣庄、舒大刚主编,2002年)、12册的《宋人年谱丛刊》(吴洪泽、尹波主编,2003年)等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在川大形成了宋代文化研究基础。目前出版宋代文化研究著作50余种,推出《宋代文化研究》辑刊1—30辑。

2006年,《全宋文》首发式

二是儒学文献整理和研究。20世纪末叶,川大古籍所在基本完成《全宋文》编纂工作后,又继承和发扬川大长于经学研究的优势,将儒学文献研究提上日程。1997年即发起《儒藏》编纂,收录自先秦至清末(或民初)各类儒学文献5000余种,总字数将近5亿字,精装656册(经部265册、论部117册、史部274册),被媒体称为“中华儒学第一藏”。在工程的开展中,坚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原则,创立“三藏二十四目”分类体系,采用分别部居,类聚群分,大序小序,提要钩玄的编纂方法,按部逐类,层层推进。集体组织,专人负责,分类主编,密切配合。持续25年,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于2022年9月出齐整套《儒藏》,首次实现了对中国历代儒学文献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学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改写了儒学‘自古无藏’的历史”,为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迈出了重要一步。

《儒藏》(全656册)

为推动儒学研究,特别是配合《儒藏》编纂,本所有计划地组织各类儒学专题(特别是儒学史)研究,出版“四川大学‘儒藏’学术丛书”,编辑论文集《儒藏论坛》。内容涵盖儒学与儒教、现代新儒家、出土文献、经典著作、书院教育、家族与学术、《儒藏》编纂法、蜀学研究等方面。本所还继承川大长于儒学史和经学史研究的传统,在儒学流派史和经学文献学研究方面,组织了系列课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出版收集、整理和研究20世纪儒学和蜀学研究成果的项目“20世纪儒学大师文库”、《蜀学丛刊》等。前者面向全国,后者面向四川和重庆。希望抢救和保存先贤成果,以为后来者楷式和借鉴。在儒学流派研究方面,本所继承“学案体”编纂方法,进行历代学案续编工作,撰著《周秦学案》《魏晋学案》《南朝学案》《北朝学案》和《隋唐五代学案》五种;整理校勘《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宋元学案补遗》《清儒学案》《两汉三国学案》,合计10种,构成《中国儒学通案》大型丛书。在儒学文献研究方面,本所出版有《儒学文献概论》(舒大刚主编)、《中国孝经学史》(舒大刚)、《二十世纪儒学文献研究史》(杨世文)等代表性著作。

部分儒学研究成果合影

三是立足四川,整理巴蜀文献。《巴蜀全书》(含《巴蜀文献精品集萃》《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巴蜀文献珍本善本》三个系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作为收录现今四川和重庆两省市古文献的大型丛书,收集和整理自先秦迄于晚清(个别成果有所下延)的历代巴蜀学人撰著或其他作者撰著的反映巴蜀文化的重要典籍,对历史上巴蜀文献的存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编制巴蜀文献联合目录,精心校勘、注释和评论巴蜀文献,再造巴蜀善本文献。以实现巴蜀文献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体例最新、使用最方便的编录和出版,打造巴蜀文化的“四库全书”。对于这项庞大的工程,通过重点委托和公开招标等方式,共立子项目近600项,共收集巴蜀各类古文献目录11000余种,出版阶段性成果近300种,完成了巴蜀古文献整理提要2000余种,涵盖了古巴蜀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种植、医药、教育、山川、河流、物产等方方面面,运用传统四部分类法,分别编成经、史、子、集四大类,累积字数超过1亿字。历经十余年的努力,此项目已按国家社科规划办要求完成结项,等级为优秀。阶段性成果《宋会要辑稿》《廖平全集》《三苏经解集校》等分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四川省政府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巴蜀全书》部分已出成果合集